会议专题

新型实验动物──西藏小型猪氟烷基因研究

目的:探讨西藏小型猪群体氟烷基因座位的群体结构特征,通过对基因型频率的测定为最终将西藏小型猪培育成具有抗应激能力的实验用小型猪品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研究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西藏小型猪氟烷基因展开研究。最终对所获得的氟烷基因片断进行序列测定,进一步对酶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所抽样的50头西藏小型猪个体,其氟烷基因型全部为HAL”HAL”,即西藏小型猪群体内氟烷基因型的频率为HAL”HAL”型100%,HAL”HAL”型和HAL”HAL”型均为0.36份杜洛克猪样本中检测到4份杂合子样本,20份长白猪样本中检出1份杂合子个体,两个猪种中同样没有发现隐性纯合子个体。结论:我中心西藏小型猪群体氟烷基因座位没有发生导致应激敏感的碱基突变。西藏小型猪群体氟烷基因频率极低,说明西藏小型猪的应激敏感性比较低,适于用来培育成无应激医学实验用小型猪新品系。西藏小型猪能够应用氟烷等吸入性麻醉剂和去极化肌松剂进行麻醉。在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时,比一般大型猪种和国外猪种,具有优势。

西藏小型猪 氟烷基因 应激敏感性 群体结构 抗应激能力 实验动物

顾为望 赵乐 刘运忠 杨文淦 曾昭智 吴清洪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广州 510515 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广州 510240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广州

中文

82-89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