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中铊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铊(TI)是一个剧毒重金属元素,已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在天然水体中,铊含量较低;然而在硫化物矿区,铊的含量却急剧升高。TI在天然水体中主要以TI<”+>形式存在。在较强的氧化环境中,TI<”+>能够氧化成TI<”3+>形成TI(OH)<,3>的沉淀,可制约水环境中TI的总含量。TI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其中TI在人体的酶化反应过程中可以置换K<”+>,并与酶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从而诱发TI的毒害效应。铊对金属采矿、冶炼作业和水泥厂等污染源的水域内水生生物有害。活性铝净化法、离子交换法和NaCl溶液可以用来去除饮用水中的TI。海绵吸附体MnO<,2>(固)等吸附剂、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如石灰等)可降低铊的活动性,用来处理已被铊污染的水体。关于铊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目前只是基于理论模拟推导,亟需开展自然水体中铊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重金属污染 铊 水环境 饮用水 生态效应

邓红梅 陈永亨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市污染控制与同位素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南京

中文

281-282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