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巨结肠手术指征的探讨
1949 Swenson创立切除直肠乙状结肠,行结肠肛管吻合,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新生儿难以耐受,故多采用分期手术。1998年TorreD L 1999年Langer相继报告经肛门分离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并将近端正常结肠拖出与肛管吻合。我国自2001年开展该术式以来,至2006年2月全国有条件的医院已普遍应用,收集文献共报告62篇已施行1389例(除去重复报告者),随着各医院病例数增加,操作的深入,发现该术式虽然风险小,但如果术者不慎或操作不当,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危险性。有人报告术后随访8.6%出现便秘,9.5%出现肠炎,也有人报告并发症占15.3%,包括复发、失禁、结肠炎、狭窄、直肠尿道瘘,其它如大出血、结肠回缩、吻合口裂开、长期污粪,甚至腹膜炎而死亡者已有数例。另有两组报告10%及67%需经腹腔镜协助完成手术。本文介绍了采用此术式有两个关键问题,并且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
直肠乙状结肠 并发症 便秘
王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30)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395-396
2007-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