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的研究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滞后、分散,是制约其制种产量的关键。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几个不同花时特性的籼型不育系,对几种人工调节花时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对所有供试材料均表现出提早花时和导致集中开花的显著效果,不同剂量的MeJA可使Ⅱ-32A、V20A的当日午前(12:15)累计开花数比对照提高2~5倍,累计开花率比对照提高20~60%。并且其对花时不集中的不育系比对花时比较集中的不育系的调花效果更好。单独赶露水和叶面喷施Na<,2>SiO<,3>对调节不育系花时均表现出一定效果,而其与喷施茉莉酸甲酯对调花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在合适剂量范围内,茉莉酸甲酯在调花的同时可显著促进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总柱头外露率的提高,但对开颖角度未表现明显作用。一般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施用MeJA调花的合适剂量为30mg·m<”-2>。可以认为,以茉莉酸甲酯为主的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技术对提高其制种产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
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茉莉酸甲酯 赶露水 Si营养 花时
林俊城 田小海 殷桂香 汤吉洪 杨志刚
湖北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荆州 434025 湖北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391-399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