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蘗期钾素营养诊断研究
采用盆栽方式,以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和杂交粳稻86优8号为材料,研究了基肥钾用量对水稻分蘗期植株钾素分布、分蘗发生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蘗期,植株不同器官含钾率逐渐下降,K/N逐渐上升,以叶鞘含钾率和K/N最高、变化数量最大;施钾提高了植株不同器官含钾率和K/N,以叶鞘增加量最多;不同叶位、鞘位含钾率从顶部到基部逐渐降低,施钾增加了各叶位、鞘位含钾率和K/N,以顶3鞘增加数量最高;分蘗期叶片、叶鞘和植株K/N与发生分蘖率呈负相关性,但同一叶龄期适当提高K/N有利于促进分蘖发生;叶片、叶鞘丙酮酸激酶活性随施钾增加而增大,以叶片变化较大;在每盆施用1.2gK<,2>O时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增产率最大;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不同器官含钾率、K/N、丙酮酸激酶活性低于杂交粳稻86优8号。
水稻 分蘗期 钾素营养 生理诊断 钾肥
王强盛 丁艳锋 王绍华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266-276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