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水稻优化施氮模式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
2003-2005年在太湖地区常熟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不同氮肥运筹以及不同施肥方式的一系列试验,系统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太湖地区高产施氮模式为:苏香粳1号的适宜施氮量为200kg/ha~250kg/ha,可获得产量9000kg/ha左右,武运粳7号的适宜施氮量为225kg/ha~262.5kg/ha,可获得产量9000kg/ha左右,两品种基蘗肥与穗肥比例为5:5~6:4。基肥无水层混施,追肥”以水带氮”的改良施肥方法有一定的增产作用。(2)太湖地区优质施氮模式为:施氮量200kg/ha、250kg/ha,氮肥运筹为5:5~6:4。氮肥施用方法对品质影响较小。(3)太湖地区氮素利用率高的施氮模式为: 氮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的施氮量宜控制在200kg/ha以内,氮肥运筹为6:4-5:5。(4)氨挥发损失对环境效应为:氨挥发损失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氨挥发持续的时间短,土要发生在施肥后1周以内,改良和习惯的损失率分别为7.34±1.28%和9.65±1.48%。基肥时期挥发损失氮占总挥发损失氮的40%左右,采用基肥无水层混施,追肥”以水带氮”的改良施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氨挥发损失量和损失率。(5)综合氮肥施用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太湖流域水稻氮肥用量宜控制在每公顷200kg~250kg,前中后期施氮比例宜采用5:5~6:4,且基肥无水层混施,追肥”以水带氮”的改良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减少该地区的氮素损失。
水稻 氮肥 施用量 氮肥运筹 施肥 产量品质 氨挥发性 环境效应
许露生 戴其根 张洪程 霍中洋 许轲 尹斌 王德建
扬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145-162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