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式路堤技术机理及应用研究
桩承式路堤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已在国内外成功解决了许多高速公路地基处理问题。通过对桩承式路堤进行总结和分析,着重讨论了路堤中土拱效应、桩侧负摩阻力、沉降及承载力等方面问题。研究发现:在工程常用的设计参数条件下,建议桩体荷载分担比的取值范围在60%~80%;为避免路面出现过大不均匀沉降,建议路堤高度应大于1.4倍桩间距;设计时要考虑负摩阻力,建议中性点深度取0.3~0.5倍桩长;打穿时地基土体的压缩主要发生在桩间土浅部,而未打穿时则主要发生在桩端下部软土层中;当有深厚软弱下卧层时,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桩长来改变下卧层厚度,从而来减小下卧层沉降,下卧层附加应力可用Boussinesq解和Geddes解联合求解,下卧层沉降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道路工程 桩承式路堤 土拱效应 负摩阻力
徐正中 吴德伦 陈仁朋 曹卫平 陈云敏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27 浙江省庆元县住房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杭州 310027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401-408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