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体应变局部化判别理论若干问题再研究
针对判别应变局部化出现的基本准则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基于经典的分叉理论,探讨了压缩带、膨胀带和常见的剪切带这3种变形带出现的条件,分析表明由于加载条件和不同岩土体本构特性的差异,造成了应变局部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具体分析了轴对称状态下临界硬化模量和变形带方向角随屈服函数和塑性势函数形状及加载路径不同的变化特性,并针对轴对称条件下的岩土体失稳和应变局部化机理问题阐述了观点;其次,针对应变局部化判别的非共轴理论,指出经典非共轴理论的局限性,并给出基于真三维应力空间的改进方法;最后,针对探讨真三轴状态下岩土体应变局部化试验研究成果及现有预测理论存在的问题。
岩土体 局部应变 判别准则 轴对称状态 临界硬化模量
钱建固 吕玺琳 黄茂松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30-235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