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次东海赤潮的卫星遥感观测
本文利用EOS MODIS与NOAA AVHRR等传感器的海洋水色和海表面温度等卫星遥感数据对2005年发生在东海的一次赤潮进行了遥感观测。通过彩色合成等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技术,从海洋水色数据提取了该次赤潮的空间分布信息,该次赤潮主要分布在浙江沿岸浑浊水体与东海较清洁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内。研究中利用时间序列的多幅海表面温度数据获取了海域内浙闽沿岸流锋等物理海洋过程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洋锋等物理海洋过程对该次赤潮影响与作用。研究发现该次赤潮分布在浙闽沿岸流锋的冷水一侧,并且赤潮水体的海表面温度比周围的正常海水温度高。进一步时空分析表明该次赤潮与海域内的海洋锋等多种物理海洋过程关系密切,特别是浙闽沿岸流锋对赤潮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通过队赤潮和相关物理海洋过程间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赤潮灾害发生机理的认识,促进赤潮灾害动力机制的研究。
赤潮 东海 卫星遥感 灾害监测
楼绣林 黄韦艮 史爱琴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78-284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