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O-cell试桩法承载力特性的计算研究

桩采用弹性模型、桩周土及桩间土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计算分析了O-cell试桩法与传统桩基竖向静载荷试验中,桩的承载力特性差异和桩的变形差异,其中桩的承载力差异包括桩侧阻力差异和桩端阻力差异。计算条件下,发现O-cell试桩法获得的上段桩的桩侧阻力约为传统竖向静载试验的0.42倍,O-cell试桩法中上段桩破坏时的位移约为传统竖向静载试验法的0.40倍,桩周土的压缩模量对压桩与托桩的桩侧阻力比影响较小。另外,当上下桩段顶离距离不超过100mm时,O-cell试桩法的桩尖承载力损失不大于10%。

O-cell试桩法 竖向静载荷试验 弹塑性模型 承载力特性 桩尖承载力

马海龙 陈云敏 谢程波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系,浙江杭州 310026

国内会议

第八届桩基工程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477-482

2007-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