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类型桩沉降变形机理差异及中小桩距群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打(压)入式预制桩的挤土效应、灌注桩桩底沉渣的软垫效应、后注浆灌注桩土体的增强效应导致其沉降变形机理出现差异。大量观测数据统计表明,一般情况下,打(压)人式预制桩基础的沉降大于灌注桩,后注浆灌注桩基础的沉降则最小。这三类群桩当桩距小于和等于6d(d为桩身直径)时,可采用同一种沉降计算模式──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但应采用不同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以反映打(压)人式预制桩的上涌再刺入效应、灌注桩的软垫效应和后注浆灌注桩的增强效应。简要介绍了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并对三种类型桩基的沉降经验系数的确定作了介绍。

挤土预制桩 后注浆灌注桩 上涌再刺入 沉降计算 计算经验系数 变形机理

刘金砺 邱明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

国内会议

第八届桩基工程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46-151

2007-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