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肝门部胆管癌随机分成三组,A组27例(PTCD)、B组39例(125I粒子)及C组12例(PTCD+125I粒子),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总胆红素的改变、肿瘤大小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率,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术后半月A,B,C三组总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81.5%(22/27),66.7%(26/39),83.3%(10/12),A,B两组及B,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三组(CR+PR)分别为29.6%(8/27),74.4%(29/39),75.0%(9/12),A,B两组及A,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B组为89.7%,82.1%,C组为91.7%,83.3%,明显高于A组的59.3%,33.3%(P<0.0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125I放射性粒子有治疗作用,PTCD术为姑息性治疗,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PTCD术可取得更佳效果。

胆管癌 125I放射性粒子 放射治疗

曹贵文 崔新江 王秀春 宁厚发 王雪芹 杜伟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介入科,山东潍坊 261031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

上海

中文

93-96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