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早在1965年Montgonery即发明了T型管硅酮橡胶支架,用于气管狭窄的治疗。1986年Wallsten-taCe首先报道了Gianturco金属支架在动物及患者气道内的应用,此后,一些早期应用于血管的金属支架逐渐应用于气道狭窄的治疗。1992年Nashef等报道将金属支架用于良性气管支气管狭窄。1994年Kishi等报道将涤纶织物被覆的Z型支架(DacronMesh covered Z-stent)用于治疗恶性气管狭窄。国内1993年,刘阳、孙玉鹤等报道将镍钛记忆合金螺旋丝支架治疗气管癌性狭窄及气管手术后吻合口狭窄获得成功。1999年及2001年葛荣、吴雄等报道将被覆Z型气管支架和气管隆突支架应用于临床治疗气管狭窄及气管瘘取得较好效果。2000年刘巍等报告将Ultraflex支架应用于气管。目前气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已较多,被膜支架的临床应用使气管支架增加了封闭气管瘘的功能。本文从气管支架的种类及性能、适应证、禁忌证、支架种类和规格的选择、气管支架术疗效观察、临床疗效评价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气管狭窄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临床疗效 禁忌证
王洪武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
上海
中文
26-32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