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东南自然村落交往空间调查研究

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交往是其必需的身体、心理需求,鄂东南自然村落或血缘、或业缘、或地缘的关系,如一个有机体一样,自然地生长、更新着。在村落的建设形成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若干室外和半室外空间。这些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在屋檐下暖暖地晒着太阳,从事着手工劳动,或边带小孩、边聊天,或饭前饭后在村口的大树下聊天拉家常…….本文即以《环境心理学》和《交往空间》作为理论平台,通过调查研究武汉市近郊及通山县等自然村落室外空间,以时空和交往特征特性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各个不同空间的特点,总结出适合人们在不同场合、时间、适应不同心理、生理需求的交往空间类型,从而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为鄂东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自然村落 交往空间 日常生活 环境心理学

叶云 彭阳陵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武汉,430065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272-278

2007-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