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离大豆蛋白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

选择体重为11.34±0.16 g健康建鲤720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分离大豆蛋白(SPI)代替白鱼粉蛋白0、40%、60%、80%和100%的等氮饲料,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试验,探讨对其生长性能及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鱼粉蛋白组相比,当替代60~100%时,增重、SGR、采食量、肠重、肠长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同时,前、后肠出现上皮顶端细胞脱落、固有层变宽且其中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病理症状;当替代80~100 %时,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而中肠、后肠抗体水平分别于替代60~80%和60%时显著升高,之后则相对降低(P<0.05)。由此可知,与白鱼粉相比,SPI降低幼建鲤生长性能;高比例替代导致肠道生长发育受阻、上皮完整性受损;肠黏膜受损的原因涉及肠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变化;以饲料系数为衡量指标所确定的SPI在幼建鲤饲料中代替白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为40%。

大豆蛋白 建鲤 生长性能 特异性免疫反应

张锦秀 周小秋 倪学勤 刘扬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 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32-141

2007-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