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目的:明确西地那非对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4 mg·kg-1)气道滴入诱导的小鼠AL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LPS模型组、西地那非3,10 及30 mg·kg-1组、地塞米松5 mg·kg-1组.测定肺干/湿重比值,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酶(MPO)活性、NO含量、NOS活性及TNF-α含量。 结果:LPS诱导的ALI小鼠肺干/湿重比值明显下降;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肺组织间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加,NO含量、总NOS活性及iNOS活性明显增加.同时腹腔注射西地那非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LI小鼠肺干/湿重比值;减少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抑制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MPO活性及NO含量、总NOS活性及iNOS活性的增加. 结论:西地那非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提示NO-cGMP途径可能在ALI中起重要作用。
西地那非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髓过氧化酶
汤慧芳 毛连根 何威 汪雪峰 谢强敏 陈季强
浙江大学医学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呼吸药物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59-264
2007-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