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底侵作用:以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为例
传统意义上的峨眉山玄武岩是指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境内的晚二盈世玄武岩,最近的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和茅口组地层剥蚀研究结果把峨眉山岩区分为内带、中带和外带。差异刹蚀程度呈圆环状分布,自西到东,自南到北可分为深度剥蚀带、部分剥蚀带、古风化壳或短暂沉积间断带和连续沉积带。本文简要论述了峨眉山玄武岩时空展布和地球化学、玄武岩底侵和岩浆在地壳内侧向迁移模型。
岩浆底侵 峨眉山 大火成岩 玄武岩
朱丹 徐义刚 胡瑞忠 宋谢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79-481
2007-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