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公路北段泥石流病害形成机制与治理
泥石流是新疆天山公路北段的主要病害类型。本文从丰富的泥石流物源、特殊的地貌特征及具有焚风效应的气象条件三方面系统分析了新疆天山公路北段泥石流灾害的形成环境;把区内的泥石流概化为坡面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两类,集中分布在拉帕特流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流速计算公式;开发了适用于治理天山公路北段泥石流灾害的棚洞式排导结构和泥石流隧道两类新技术,前者适用于坡面泥石流,后者适用于沟谷泥石流,分别在K616泥石流和K631泥石流灾害治理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防治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治理技术具有较强实用性,泥石流暴发期间公路交通可有序进行。
天山公路 公路养护 泥石流病害 泥石流防治
陈洪凯 刘涛 唐红梅 黄勇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重庆 400074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0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重庆 400074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471-476
2007-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