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浓度煤层气液化技术理论分析

针对某煤矿气源条件,分析常规煤层气液化系统的适用范围,定义了低浓度煤层气液化系统中低浓度煤层气气源的有效范围;提出了适用于含有大量氮氧气低浓度煤层气液化方法。该方法中的净化单元采用化学方法脱除酸性气体,在低温部分用精馏的方法脱除氮氧浓缩甲烷;运用大型化工流程软件对液化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比较分析,数值比较了煤层气液化循环的三种模式,确定低浓度煤层气液化单元采用具有高效率的混合工质制冷剂液化流程,分析了制冷工质组分摩尔分数变化对液化单元冷箱内换热器端面处的热冷流体温差的影响;分析了低温精馏塔理论塔板数对精馏产品LNG中含氧量的影响。计算结果为低浓度煤层气液化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煤层气 液化系统 低浓度气源 低温精馏法 制冷工质

范庆虎 李红艳 尹全森 贾林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30-137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