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同位素井间示踪测试综合解释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非均质、油水粘度的差别和注采井组内部的不平衡,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向生产井方向的舌进现象和在纵向上沿高渗透层的突进现象,大大降低了驱油效率。为了提高驱油效率,目前开展了以控水稳油为目的的综合治理措施,如注水井调剖、油井堵水、油井提液、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因此,需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对油藏进行精细的描述。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辅助油藏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井间示踪测试是开展油藏评价工作中公认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监测过程中,完成了示踪剂的选择、制备、用量设计、分装、运输、器材准备、现场注入、取样和样品分析及数据分析,模拟计算和综合解释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从监测周期、示踪响应来看,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在分析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GD2—24X516注水井组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半解析示踪解释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测试综合解释结。确定了目前储层主要动静态矛盾,完成了对储层参数特征及其变异的定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情况。定量化解释结果的应用,对油田注水调整及后期调剖堵水中堵剂类型的选择及堵剂用量的确定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同位素示踪测试 示踪剂选择 储层参数特征

张新红 李锦富 张培信

原子能院/原子高科,北京 102413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学术年会

湖北宜昌

中文

101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