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的重生——都柏林坦普尔吧街区改建给予我们的启示
本论文围绕“爱尔兰都柏林市-坦普尔吧街区的成功拯救”进行了案例分析,旨在从中得到启示,以利为北京的旧街区改建梳理出思路。如今坦普尔吧街区的概况:包括:位置、周边环境、周边和地块中的历史建筑、以及改建后的街区特色以及业态分布。揭示起死回生后的街区的勃勃生机。文章回顾了坦普尔吧街区的起源、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这个曾经的城市中心,由于城市发展变迁,地位衰退,曾经面临被拆除、改建成现代交通枢纽的命运。文章重点分析了坦普尔吧街区的重生过程:论述了改建的指导原则,以及中选方案如何呼应改建原则,如何形成一套“立体、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论述了改建实施的分期、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如今的街区再次恢复了曾经的地位与生机。分析了坦普尔吧街区成功拯救的原因:首先改建计划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涉及建筑、文化、市场、商业、环境等诸多方面;其次有政治原因;最后通过多个团体的配合完成的。归纳出坦普尔吧街区改造对我们的启示—可持续发展的旧城改建才是正确选择。对比分析北京在城市改建方面的问题,提出设想,旨在留住残存的文化气息。坦普尔吧街区是一个优秀的旧城改建案例,我们应认真学习、运用正确的城市保护思想。
旧城改建 老街区 城市保护 可持续发展 城市变迁
石燕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68-383
2007-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