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壳聚糖修饰的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经鼻入脑的靶向性研究

血脑屏障(BBB)限制了大分子多肽蛋白类药物进入脑内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增加多肽蛋白药物的脑内递释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鼻腔作为非侵入性脑内递药途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动物和人体实验已证明,多种多肽蛋白药物如胰岛素、神经生长因子等经鼻腔给药后可绕过BBB直接转运人噢球或CSF,然后再进一步分布到各脑组织。然而由于多肤蛋白本身穿透枯膜的能力差,且易受鼻腔中酶的降解和鼻纤毛的清除,通过鼻腔直接转运到脑内的药量往往低于给药剂量的0.01-0.1%,无法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因而解决多肚蛋白类药物的稳定性,增加其透膜吸收成为提高多肤蛋白药物经鼻人脑转运的一个关键。 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合适的载药系统,其中聚乳酸纳米粒(PLA- NP)和聚乙交醋一丙交醋共聚物纳米粒(PLGA - NP)最常用,但它们仍存在透粘膜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①PLA一NP在鼻腔酶的作用下不稳定,会发生聚集或结块,②鼻枯膜表面的粘液层阻碍了疏水的PLA - NP和PLGA一NP的渗透,从而减少了被粘膜细胞内吞的可能。③pLA一NP和PLGA - NP在鼻腔中仍易被鼻纤毛快速清除,滞留时间短。 鉴于普通纳米粒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拟用壳聚糖对PLA一NP进行表面修饰,利用壳聚糖的正电性和生物粘附性,增加PLA一NP的稳定性.延长其奏腔滞留时间,有望增加多肚蛋白药物的鼻粘膜转运。

壳聚糖 聚乳酸纳米粒 6-香豆素 鼻腔给药 脑内转运

张奇志 王美娜 曹师磊 高小玲 蒋新国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江苏省药学会第七届药师周大会、第十一届华东地区药剂学术会议

南京

中文

166-171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