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杭州庆春路隧道盾构工作井设计分析及优化

从技术因素及地质因素两方面论述了原围护、降水、结构等设计的特点并参照上海软土地区盾构法公路隧道的设计及施工经验,依据工程标段划分特性及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安全、经济、工期等综合考虑,本文重点论述了优化原设计中的围护及降水、结构等设计的目的、意义及结果。由于勘察、设计等参建单位的对超深基坑认识的局限性,最终设计重新进行了围护及降水等方面的深化及补充设计,优化结果达到了即降低了原设计及施工的潜在风险,又保证了后续隧道BOT标段项目可安全、连续施工并减少对已完工工程的结构损伤的目的。优化思路及结果可对隧道后续BOT工程、城市地铁等超深基坑的设计及施工、风险控制等可提供技术支持。

盾构法 结构设计 超深基坑 降水设计 隧道盾构

章仁财 李福清 胡向东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 20009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14-220

2007-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