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于2005年3、6、9、12月对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沅水浮游植物共计6门147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43.53%和36.73%.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21×105 ind./L,蓝藻密度最大为1.33×105 ind./L;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3.97 mg/L,蓝藻生物量最大为3.42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大(4.64×105 ind./L),夏季最小(1.6×104 ind./L);生物量冬季最大(12.86 mg/L),夏季最小(0.2 mg/L).水平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均是牛鼻滩站最大,分别为6.03×105 ind./L和29.6 mg/L.调查显示沅水浮游植物中巴豆叶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钝脆杆藻、美丽星杆藻、细星杆藻、格孔单突盘星藻、泥污颤藻、铜绿微囊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低,在1~2之间.指数变化由高到低分别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浮游植物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刘明典 杨青瑞 李志华 刘绍平 黄木桂 吴志新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0-75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