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中国城市化道路探讨
“十六大”制定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以2000为准),城市化水平达到55%。简单地根据现有的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就可以推算出每年新增城市人口都会在1千万左右。这意味着二十年内有城市人口增加2亿人,而世界上超过2人人的国家只有中国、印度和美国。如此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必然对城市就业、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压力,相应地,经济、土地、住房政、公共财政、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也需要科学地制定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国在全面走向小康社会的同时,城市化一个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平稳转型过渡、进而实现和平崛起等战略目标。本文不是想要简单地回答中国未来大规模的城市究竟是要走“大城市”发展道路还是“小城镇”发展道路,而是通过理论综述和国际经验,通过“抛砖引玉”,加深我们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解,拓宽我们的思路,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献计献策。
城市化进程 小康社会 城乡差别 城市文明
丁成日
马里兰大学城市规划系、城市理性增长国家研究中心,马里兰,美国 2074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007-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