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滞综合征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血液黏滞综合征(BVS)一个新学说新理论。它是李国贤在反复观察研究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VS分为血液高黏滞综合征(BHS)、血液低黏滞综合征(BLS)、血液高-低黏滞综合征(BHLS)、血液低-高黏滞综合征(BLHS)等4个类型。每个类型又分为浓稠型、黏滞型、聚集型、凝固型、压积型、红细胞聚集型、红细胞刚性型、血小板聚集型、血浆黏度型等9个亚型。每个类型和亚型,又分为0、+1、+2、+3、+4、+5、+6级以上等8级。 本文为探讨李国贤提出的BVS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3个呼吸系疾病的临床意义,特作此研究。
血液黏滞综合征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临床病理 血液流变学
汪维红 万晓凤 余淑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西,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江西井冈山
中文
119-121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