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现代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形成历程的研究

利用自行研制的全气缸取样试验平台,时实采集现代柴油机瞬态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微粒.首先将微粒中的可溶有机成分(SOF)进行分离,然后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SOF中的16种母体多环芳香烃(PAHs)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AHs总质量呈单峰分布规律,峰值出现在上止点后10~13℃A之间,燃烧后期,约60%以上的PAHs被氧化燃烧或转化。共轨压力从70MPa升高到90MPa,PAHs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7.5~35.9%;发动机转速从1000r/min升高到1500r/min,PAHs的峰值分别降低了31.9~38.2%。此外,随着燃烧进程的发展,各种PAH含量也呈现峰状变化规律,且在转速和共轨压力升高时,大部分PAH的生成量都有降低的趋势。

现代柴油机 瞬态燃烧 多环芳香烃 生成历程

董素荣 宋崇林 范国梁 裴毅强 张炜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天津,300161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国内会议

2007年燃烧学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547-552

2007-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