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源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为探讨非人灵长类的结核病诊断方法,我们对结核菌素阳性的4只恒河猴,1只食蟹猴进行病源分离,均分离到结核分枝杆菌(5/5)。5只猴尸检后,显示典型的干酪样病变.通过对病变组织病理诊断,米氏7H9培养基和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病源分离,TCH和PNB等培养基进行生化鉴定,确认所分离的分枝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利用巢式PCR对石蜡包埋的病变组织抽提的DNA进行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S6110特异的123bp片断,结果5只猴的DNA样品都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123bp片断,证实感染猴的病变组织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上述试验结果显示,非人灵长类死后,结核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常规的诊断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它将有利于对病理学诊断、病源分离困难的小的病变组织的诊断,以及对病源分离过程中分枝杆菌污染的判定。
猴源性 结核分枝杆菌 巢式PCR 石蜡包埋组织 结核病诊断 病源分离
张钰 黄轫 刘香梅 刘忠华 饶军华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东,广州,510260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60
国内会议
湖南张家界
中文
149-154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