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动词”有”的消歧研究与基于Prolog的自动分析实现
动词”有”是真正意义上的多义词(polysemy),本文依据”潜在歧义理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通过挖掘”有”的上下文句法语义特征,使用复杂特征集(complex features set)描述其上下文的词组类型结构特征和语义选择限制特征,基于Prolog应用Copenhagen Tree Tracer(哥本哈根句法树跟踪显示程序)实现了动词”有”的机器自动消歧。分析所得句子结构树图还可用于中文数字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TCFL)等领域.
多义动词 词义消歧 复杂特征集 语义选择限制 词组类型结构 CTT程序
张俊萍 冯志伟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100083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10001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80-185
2007-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