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雷帕霉素在肝移植术后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损害时使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PM)转换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35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CNI对照组和RPM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均采用以钙神经素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为基础的免疾抑制方案和常规护肾治疗.实验组术后先采用以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发生肾功能损害后,除常规护肾治疗外,加用RPM,同时CNI减量过渡至完全以RPM替代CNI. 结果:经积极治疗,30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5例死亡.迄今随访2~18个月,存活患者肾功能未再出现反复。实验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肝功能均正常,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肾功能损害轻,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肝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损害时,使用雷帕霉素转换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肝移植 急性肾功能衰竭 雷帕霉素 术后并发症 药物疗法 急性排斥反应

张晓君 傅志仁 丁国善 王正昕 傅宏 倪之嘉 郭闻渊 施晓敏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市,200003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武汉

中文

548-552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