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平面意象形教学法的探讨

平面意象形的造型训练,是图案基础课的重点单元,也是继抽象形之后的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将面临从”原型启发”向”创造性思维”的阶跃.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新教学大纲这一单元的训练宗旨已从”见猫思虎”这样的相似律,延伸到超越常态的对比律:如有序与无序循环的结构变异、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逻辑组合,随机与必然结合的空间转换,以及非相关要素的”组合”等等。目的在于使学生突破对”原型”一对一变异的单线思维,注意造型艺术的每一要素对人的知觉的直接感应作用以及独立的审美价值,认识和发现传统”写生一变化”规范以外的多种多样的知觉方式,理解创造性思维空间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向多线、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同时,在基本创造方法和描绘技能方面得到必要的锻炼.从上述要素出发,对这一单元的教学,从纵向(循序渐进)和横向(多元素材)两个方面作出了阶梯式的程序安排:原型启发一结构组合一意象的延伸.

设计艺术学 意象形课程 教学法 结构组合 延伸

杨野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沈阳市,110034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武汉

中文

540-542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