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轮伐期菇木林优良树种的选择与营造技术研究
以香姑、黑木耳为主导品种的食用菌产业是山区农民利用森林资源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姑耳培育需要以阔叶树种为原料,造成了阔叶林的大量砍伐,引起了山区生态的破坏,也制约了姑耳产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营造短轮伐期菇木林对加快恢复发展菇木林资源、缓解山区食用菌生产的菌林矛盾、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是处理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的最佳选择。本研究在浙江香菇主产区的龙泉、庆元县、开化县选择多树种、多试点人工造林和不同树种、不同树龄木屑袋栽香菇试验,根据各树种的生物产量、生物转化率和香菇的品质等指标,从20余个人工造林树种中筛选出适合浙江山区的7个优良菇木树种,并研究确定了各树种的合理短轮伐期和相应的优化栽培技术模式。
菇木林 树种选择 短轮伐期 人工造林 优化栽培
翁永发 王仁东 杜国坚 陈卓梅 朱光权
浙江省衢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衢州市,324002 浙江省衢州市林业局,浙江省衢州市,32400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31002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06-114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