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把稳国民经济运行改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点

区域经济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空间系统。国家国民经济整体,由各具特征及水平的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区域经济组合构成。海域、沿海、内陆等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集聚,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的支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成长一样,必须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经济社会全局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撑.生态环境禀赋与自然资源禀赋,共同为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增长提供自然基础和基本前提.当两类禀赋出现衰变退化时,经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会受到深度的、强力的制约.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需要告别近20~30年的粗放型(成本缺失、未计算)经济模式。现阶段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都必须精细核算、循环核算、综合核算内外部成本.国民经济运行、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和谐顺畅与否;与生态平衡的方向一致与否;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违背与否,它们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与成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生存发展。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禀赋与功能保障,是当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目标与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体现。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微观经济的绿色化,需要绿化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加强、改善宏观经济绿色调控,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在新的基础上争取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水平提升和层次平衡;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和区域政策选择。处理好上述关系,对于中央和地方及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年度经济运行关系重大、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韩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市,100836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武汉

中文

362-369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