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沸腾空穴核化机理的实验研究
针对水在垂直矩形通道内的流动沸腾,对空穴核化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不同表面物性的沸腾对比发现良好湿润性表面成核更为持续稳定。空穴成核过程中形成的过冷区域超出了气泡直径大小,影响因数在1.3~1.8范围内变化。微液膜蒸发模型分析液膜厚度在活化核心处最小,界面上最大,而热流密度刚好相反.流动条件加强了气泡脱离运动,致使主流对流冷却作用增强,影响范围超出了气泡直径区域.核心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核心状态出现间断性,同时主流对流冷却也是重要原因。
流动沸腾 活化核心 空穴核化 液膜厚度
姜茂 白博峰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国内会议
大庆
中文
180-187
2007-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