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狂犬病(Rabies)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和所有哺乳动物的急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该病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或皮肤黏膜接触病毒等直接接触的方式而感染。人及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易感动物主要是犬科和猫科动物,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狂犬病的临床特征是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和进行性麻痹等,尤以恐水症状为突出,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该病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达100%,无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全世界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近几年狂犬病人数呈持续上升之势,我国每年狂犬病发病人数在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近几年每年约1000~1200万人接受狂犬病暴露后接种.本文就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狂犬病 流行病学 狂犬病病毒 恐水症状 血清学诊断 预防控制
杨志东
公安部沈阳警犬技术学校,辽宁,沈阳,110034
国内会议
江西井冈山
中文
989-991
200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