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2006年四川成都、西昌等地爆发流行具有鸭病毒性肝炎(DVH)典型临床症状和病变的传染病,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的病死鸭肝脏分离到3株(CD、HB、XC)病毒,电镜下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直径30-40nm,对氯仿、pH3.0、50℃ 60min的处理不敏感,分离毒连续传代3次,全部鸭胚在24-60h死亡,胚体呈弥散性充血、出血,其致死鸭胚的能力能够被1型鸭肝炎病毒(DHV)高免血清中和.分离毒人工感染1日龄雏鸭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重新分离到相同病毒.间接免疫组化检测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雏鸭的肝、脾、肾等均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为Ⅰ型DHV,为DVH有效预防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鸭病毒性肝炎 爆发流行 病原分离 临床症状
陈海军 程安春 汪铭书 朱德康 杨苗 周毅 陈孝跃
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625014
国内会议
江西井冈山
中文
742-745
2007-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