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制备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技巧探讨
大脑中动脉(MCA)为临床上缺血性脑损伤的易患部位,故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被普遍认为是局灶性脑缺血的标准动物模型。由Koizum首创后经Zealonga改良的线栓法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所采用,其优点。为不开颅、效果肯定且可准确控制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的优点。便于分析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耐受性,及研究再灌注损害和治疗时间窗的选择。 但许多因素如线栓粗细、插线深度、动物体重及操作技术等均可影响该模型的制备,且该法存在制作难度大,成功率低,易继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不足。笔者参照国内外多家文献报道的颈外动脉插线法,摸索出了一些简便可靠,创伤小,稳定性好的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体会和技巧。
线栓法 麻醉剂 术后护理 局灶性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
吴志强 杨福霞 杨卓欣 于海波 饶晓丹 罗文舒 马晓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518033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首届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肾脏、肿瘤疾病高级论坛
江西庐山
中文
71-72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