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痉挛性瘫痪儿童的一种基于长度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长度测量用于评估儿童痉挛状态的ROM测量方法及其对治疗反应性的可行性。 方法:分别在患儿两侧胫骨粗隆、外踝、第三趾蹠趾关节中点。标记.在设定的开始体位下,由一名检查者采取适当的最大速度被动活动髋、膝、踝关节,使髋外展、膝伸展、踝背屈.在出现抵抗反应时固定被动活动的肢体。由另一名助手测量胫骨粗隆间距、胫骨粗隆与第三趾蹠趾关节中点。间距、外踝与床面的垂直距离.在一日的上午和下午由一名检查者测量关节活动长度,在第二日由另一名检查者测量,另在水疗前后分别测量有关数据。对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 结果:同一检查者内有较高的一致性;检查者间的一致性除胫骨粗隆与第三趾蹠趾关节中点。间距的转换值较差外,其它测量值和转换值的一致性也较高;水疗前后,所有数据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方法有较高的检查者内信度,较好的检查者间重测信度和对有效治疗的反应性,可以作为痉挛患者(儿童或成人)抗痉挛治疗有效性的一种测量方法。
痉挛状态 康复评定 痉挛性瘫痪 治疗反应性 抗痉挛治疗
陆华宝 金龙 马科 庞红 杨宁 曾凡勇 王兴宏 罗长海 刘建军 张雁 吴卫红 丛芳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7-260
200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