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侧脑卒中致同侧肢体偏瘫——脑功能重组的TMS研究(附3例报道)
目的:探讨同侧脑卒中同侧肢体瘫痪的发生机制。 方法:3例同侧脑卒中同侧肢体瘫痪的患者,均经过颅脑MRI或CT检查,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患者大脑运动皮层进行经颅磁刺激检查,分别在受累侧和非受累侧手的拇短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 结果:影像学检查表明所有患者的责任病灶都发生在受累侧肢体的脑半球,三例患者在受损脑半球进行刺激时,均在受累侧手记录到来自同侧的运动诱发电位,在非受累侧手记录到来自对侧的运动诱发电位;刺激未受损脑的时候,在受累侧手记录到来自对侧的运动诱发电位,而在未受累侧手则没有记录到来自同侧的运动诱发电位。 结论:同侧未交叉的纤维受损是导致同侧肢体瘫痪的原因,说明同侧大脑半球皮层功能重组参与了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运动诱发电位 同侧脑卒中 肢体偏瘫 脑功能重组 磁刺激检查
李铁山 阎文静 刘晓光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青岛,266003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6-89
200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