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s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Solis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6月到2006年12月,我科在颈前路手术中应用Solis加自体骨植入28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3岁,平均46.2岁;单椎间24例,双椎间7例,三椎间1例,共41个椎间隙,均采用Smith-Robinson术式。通过手术前后的JOA(Japan orthopedics association)评分、颈椎侧位X线片上椎间高度和颈椎前曲度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平均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间78min.平均随访11.9ms(3∽52 ms),均骨性融合,无一例出现植入物移位和椎体塌陷.术前JOA平均13.32,术后16.59,平均改善率69.26%,术前椎体间高度平均3.7cm,术后为3.9c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颈椎前曲度平均3.9mm,术后5.4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在颈椎椎间融合术中单纯使用Solis融合器,在提供即刻稳定性同时,可避免植入物松脱,恢复维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手术创伤和时间,融合效果佳,临床疗效满意。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椎间盘 临床疗效
刘少喻 黄阳亮 龙厚清 梁春祥 陈柏龄 于滨生 李浩淼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脊柱外科,广州市,510700
国内会议
全军第四届关节镜暨运动医学国际研讨会暨全军第五届上颈椎外科国际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20-223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