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无语小龄孤独症儿童语言治疗初探
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又称孤独症样障碍,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儿童孤独症由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 1943年首先描述,Kanner注意到有一批被诊断为儿童精神病的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天生的不能与周围的人们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即儿童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多数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语言能力落后现象也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孤独症儿童的干预训练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本人在经过一年多实践,对7名小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语言康复治疗,结果这7名患几经过1-4个疗程的语言康复治疗,100%的儿童在语言理解、言语表达、动作性课题、交流态度、构音功能几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孤独症 语言治疗 治疗效果 儿童精神病
赵贤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汕头训练基地,51504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2-236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