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及疗效的研究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言语、发声方面的影响和康复生理途径的疗效。方法: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等。采用普通话单词表和语句检测语音清晰度并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名患者进行40天治疗.结果:治疗前18名患者的发声时间均缩短,每秒发声气流量较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MPT均明显延长,经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0.0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检测,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增加,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治疗后篇章水平正答率明显增加(P值<0.01)。结论: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语言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检测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和发声检测是较好的综合评定方法;康复生理途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交流能力。
运动性构音障碍 康复生理途径 语音清晰度
李胜利 张庆苏 卫冬洁 田鸿 张通 孙晋 贾革红 秦江天 何怡
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10006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8-222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