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产生机制研究
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言语产生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病因常见于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等。构音障碍可能是脑局部缺血首发及唯一的临床表现.其病理基础为运动障碍,所以又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六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混合型,构音障碍降低了患者的言语清晰度,从而使个体的社会交流能力下降,并最终影响其生活质量。据估计,各种脑损伤相关的交流障碍中,构音障碍的发病率高达54%。本文主要探讨构音障碍的产生机制。
脑损伤 构音障碍 运动性言语障碍 声学分析 语言治疗
庞子建
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0006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3-166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