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能量代谢的改变。 方法:本实验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复苏后3、12、24、48、72h组(每组8只)。各组取脑组织测定线粒体呼吸Ⅲ、Ⅳ态及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应用高效液相及紫外检测法测定脑细胞ATP、ADP和AMP含量及能荷值。 结果: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线粒体呼吸Ⅲ态速率下降,线粒体呼吸Ⅳ态速率升高,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和P/O明显下降;随着复苏成功后时间的延长,脑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和P/O持续下降,其中,24小时有所恢复,48小时再次下降;应用高效液相及紫外检测法测定脑细胞ATP、ADP和AMP含量结果显示:心肺复苏后的脑细胞ATP含量明显下降,ADP和AMP相对增加。 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下降,能量代谢障碍。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线粒体 呼吸功能 能量代谢

张雷 林兆奋 李新宇 周新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六届组稿会暨复杂急危重病例讨论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1-14

2007-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