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乳头溢液为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出现时常不伴有乳腺肿块,故在诊断上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乳头溢液的病因分析,二是乳管内病变的定位。既往只能通过溢液的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等方法进行检查,但阳性率低,易导致误诊,或怕漏诊而盲目进行扩大手术指征和范围,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纤维乳管镜的诞生填补了乳头溢液诊断的空白,为乳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5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报告对比分析,体现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病因分析与病灶定位中的优势。 方法:根据5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镜下检查结果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诊断单纯乳管炎17例。诊断乳管扩张症伴乳管炎18例。均在镜下给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液,并予保留.诊断导管内占位性病变1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管内恶性肿瘤4例,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结果或石腊切片结果。 结果:35例乳管炎和乳管扩张症患者经冲洗,一周后复查。30例经1次治疗后痊愈,3例经2次冲洗后痊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有效率94.29%,2例无效,占5.71%。15例诊断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其中9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诊断为导管内上皮下血管瘤,2例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病,导管扩张,导管上皮轻度增生,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导管内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符合率86.67%。 结论:1)。乳腺纤维乳管镜可提高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不可触及包块的乳头溢液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2)。修改了乳头溢液病人的手术指征.3)。病灶定位使手术范围更精确.4)。活检.5)。治疗:对乳管扩张及炎症可直接进行局部冲洗治疗.总之,纤维乳管镜作为一种无创的微小的内窥镜,可提高乳管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乳管病变 病因分析 病灶定位 乳腺癌

吴黎雅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350003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中医暨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482-484

2007-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