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干预效果的评估
目的:探讨在大范围内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的可行性,以及对筛查出的听力障碍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效果。 方法: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2月上海市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情况,包括筛查人数、初筛率、初筛和复筛阳性率、确诊人数以及听力障碍程度的分布.筛查技术采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法,于出生后第3天内和第42天内分别进行初筛和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三个月内转至听力中心予以确诊.确诊后的婴幼儿6个月内进行干预,并进行跟踪随访和评估,比较干预和未干预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四年期间筛查总人数分别为56191(2002年)、82662(2003年)、86940(2004年)和121460(2005年)例,初筛率分别为83.38%、93.93%、94.01%和98.03%,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2.53%、11.41%、12.0%和11.92%;复筛率分别为63.92%、63.47%、71.50%和70.04%,复筛阳性率分别为10.40%、13.48%、11.00%和10.62%,最后确诊人数分别为125、128、129和433例。由此得出上海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2.35‰(815/347253)。确诊患儿中双侧中度以上听力损失319例(39.14%,319/815例),截止2005年6月随访资料完整者194例,其中中度以上进行系统干预者34例,因经济原因等未行干预者31例,二组语言及认知发育相差显著(P<0.05),接受干预组语言和认知发育接近正常儿童水平. 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政府统一协调、多学科合作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对确诊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确切.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障碍 早期诊断 干预效果
吴皓 沈晓明 李蕴 陶铮 张凤华 陈向平 金星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上海,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上海,200127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43-345
2007-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