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噪声暴露引起豚鼠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右耳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合成酶2小时,同时持续性给予右耳白噪声2小时分别记录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的耳蜗电位并且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噪声暴露前后耳蜗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全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同时给予100 dB的白噪声2小时,CM幅度显著下降,并且其非线性特点消失,CAP阈值为79.5 dB;全耳蜗灌流0.5u/L和1u/L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同时给予100 dB的白噪声2小时,CM幅度下降减轻,但CM的非线性特点仍不存在,CAP阈值升高,其中灌流1u/L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时CM幅度和CAP阈值的恢复更明显。形态学显示1u/L谷氨酰胺合成酶+噪声组内毛细胞及其下方传入神经纤维基本正常,但是外毛细胞仍存在空化。 结论:谷氨酰胺合成酶通过摄取噪声暴露时过度释放的谷氨酸,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有部分保护作用。

谷氨酰胺合成酶 噪声暴露 耳蜗电位 噪声性听力损失 全耳蜗灌流术 人工外淋巴液 保护作用

孙勍 李兴启 单希征 孙建和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853 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039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03-305

2007-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