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3~6岁聋儿同伴交往动机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日益重视,许多研究者就同伴交往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等问题作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颇丰.在聋儿康复教育中,对”聋儿同伴交往的现实状况”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聋儿同伴交往问题也成为在聋儿康复教育中共同探讨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高科技、信息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助听器技术的改进,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开展,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揭示聋儿社会心理的奥秘,就不能全面认识同伴交往在聋儿生活中的意义,而那种旨在促进聋儿全面康复的努力更会是事倍功半.有鉴于此,本文量化地探讨了对3~6岁聋儿同伴交往的动机、方式、场所、性质、范围、结果等问题作了一次探讨,为聋儿康复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聋儿 康复教育 同伴交往动机

颜晓蓉

福建省聋儿康复中心,福州,350002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62-165

2007-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