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听觉干预手段对聋儿声调识别能力的影响初探
目的:了解聋儿对声调的识别能力,以指导聋儿的言语康复训练. 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人工耳蜗组、助听器组和对照组。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均为双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人工耳蜗组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在2.5-7岁;助听器组41例,男32例,女19例;对照组28例为听力正常儿童,男13例,女15例,年龄3-6岁.测试三组儿童对单音节词、扬扬格词、扬抑格词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及轻声的识别能力。 结果:人工耳蜗组对单音节词、扬扬格词声调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助听器组(P<0.01),但弱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对扬抑格词的识别能力均较差. 结论:非轻声的识别能力主要与听力有关,轻声的识别能力主要与年龄有关;人工耳蜗对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较助听器有更好的语言康复效果。
听觉干预 聋儿 听力损失 声调识别能力 语言康复效果 人工耳蜗
曹永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430060
国内会议
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08-110
2007-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