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蛋白芯片技术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
目的: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探讨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IL-2、IFN-γ、IL-4、TNF-α、sICAM-1、TGF-β1、TIMP-1的变化规律. 方法:自行构建细胞因子芯片,并优化检测体系,对健康人群30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各30例,A、B、C级肝硬化患者各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血清中7种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我们所构建的蛋白芯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慢性肝病组7种细胞因子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IL-2、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在慢乙肝轻度中水平基本正常,慢重肝患者浓度最低(P<0.01);Th2类细胞因子IL-4则以慢重肝最高(P<0.01),具体变化规律为轻度<A级<中度<重度=B级<C级<慢重肝;TNF-α变化规律为轻度=A级<中度=B级<C级<重度<慢重肝;TGF-β1为轻度<中度<重度<A级<慢重肝<B级<C级;sICAM-1则表现为轻度<A级<B级=中度<重度<C级=慢重肝;TIMP-1变化规律为轻度<中度<A级<重度<B级=慢重肝<C级. 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并且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密切相关。
蛋白芯片 慢性肝病 血清细胞因子 血清检测 预后
钟旬华 李泽松 张国良 邓欣 林巧 聂广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82-285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